12月9日,由中國期貨業協會、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共同主辦的,以“健全期貨市場功能 服務高質量發展”爲主題的第18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在深圳召開。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傑、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講席教授張曉燕,以及8家境內外交易所、證監會有關部門、派出機構、會管單位、境內外期貨公司、商業銀行和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現貨企業、行業協會的領導和代表等近800人蔘與了此次大會。
第18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現場
李超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期貨品種註冊制全面落地,總品種數達到131個,覆蓋農產品、金屬、能源、化工、航運、金融等國民經濟主要領域,市場運行質量穩步提升。2023年1至11月,我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78.1億手,成交額52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9%、6.9%;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在全球總量中佔比超過七成,在保持自身市場穩定運行的同時,積極服務保供穩價大局。
從分類評價結果來看,2023年期貨公司分類評價中A類及以上公司達55家,佔比37%,而期貨企業支持鄉村振興模式進一步成熟。
李超指出,近年,“保險+期貨”項目爲生豬、玉米、蘋果、天然橡膠等18個涉農品種提供風險管理服務,累計承保貨值1346億元。項目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224個縣(包括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重點縣502個),覆蓋農戶539萬戶次,在保障農民收入、服務初級農產品保供穩價、助力鄉村產業走向規模化標準化、賦能普惠金融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未來要優化市場參與者結構,把服務產業客戶作爲重中之重,以提升產業客戶參與度爲抓手推動期貨市場功能發揮。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 何傑
對於深圳市期貨業的發展,何傑表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深圳期貨公司總資產2945億元,淨資產298億元,客戶權益2600億元,約佔全國的16%,排名第二。轄區期貨機構特色化發展,經紀業務、做市規模穩健增長,資產管理業務佔全國近三成。各機構主動融入地方發展大局,通過套期保值、倉單貿易等幫助戰略新興產業熨平價格波動的風險,不斷爲“雙區”建設貢獻力量。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講席教授 張曉燕
就衍生品在中國產業企業的風險管理中所發揮的作用,張曉燕認爲,面對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應用好風險管理工具是每個企業面臨的難題,而在解決這一難題上,衍生品大有可爲。目前,我國衍生品品類豐富、發展迅速、創新倍出,在實體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綠色和新能源衍生品是促進實體經濟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工具。其中,廣州期貨交易所推出的碳酸鋰期貨是全球範圍內首個以實物交割的碳酸鋰期貨品種,這些創新品種不僅爲實體經濟提供了風險管理工具,也爲我國期貨業,乃至全球期貨業帶來巨大促進作用。
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羅旭峯
對於期貨業如何落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五大金融,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旭峯表示,“保險+期貨”和綠色金融密切相關,“保險+期貨”是近年來整個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大亮點,目前在服務實體經濟中得到了驗證。2016年以來,在“保險+期貨”方面出現巨大轉變,一是服務的廣度從上游向中下游主體對象擴展。二是從分散試點向全域範圍覆蓋轉變。三是服務的深度從價格險、收入險向養殖戶的利潤延伸。同時,“保險+期貨”更重要的是讓農業補貼從計劃向市場轉移,由交易所主導的推廣模式向政府主導、需求主導、商業保險和期貨公司合力推進的機制轉變,更好的發揮政府對涉農主體的引導作用和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作用。
此外,本屆大會還分設“期貨分析師論壇"“‘保險+期貨’農業發展論壇”“產業交易者論壇”“衍生品風險管理論壇”等四個分論壇,內容涵蓋與我國期貨市場發展相關的多項重要議題。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uio.cc/1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