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場未來如何擴展空間,有哪些重點工作?中金所等各亮觀點

2023-12-10 80 12/10

衍生品市场未来如何扩展空间,有哪些重点工作?中金所等各亮观点

財聯社12月10日訊(記者 周曉雅)
經歷數年發展,衍生品市場已成爲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場外的衍生品市場在更短的時間裏發展成萬億級市場,截至今年7月末,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和證券公司累計交易場外衍生品名義本金新增超6.8萬億元,存續規模超過2.7萬億元。

衍生品市場正呈現哪些產品創新與應用場景的深化,場內外衍生品參與方有又哪些新的動向?在第18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的衍生品風險管理分論壇上,來自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等嘉賓提出各自觀點。

衍生品市場迎更廣闊前景

中信期貨董事長竇長宏致辭稱,隨着資產管理、財富管理的快速發展,以及商品期貨ETF的陸續上市,期貨和衍生品市場作爲資產配置工具的功能日益凸顯。在世界動盪變革、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更頻繁劇烈的環境下,發展和利用衍生品市場對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十分重要。

對於實體企業而言,竇長宏認爲,通過衍生品管理風險,以穩定的未來預期現金流提升企業價值,有助於企業享受更低的資本成本和更少的財務限制,從而擁有更多的投資機會,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形成推動增長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衍生品通過平滑風險厭惡係數的波動,在相當程度上減少了未來的不確定性,進而穩定經濟主體的預期和信心,顯著提升各生產要素參與度,拓寬了經濟活動的領域和範圍,真正意義上爲生產力保駕護航。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股指期貨、期權等衍生品爲長期資金提供了風險隔離,爲它們專注於長線投資的發展模式添磚加瓦。對於政府而言,期貨市場價格爲宏觀調控部門監測經濟運行、判斷經濟形勢提供了難得的重要參考。

與會嘉賓則提到,基於以下兩方面背景,衍生品市場的未來發展更值得期待。

一是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重點強調加強監管、防範風險,場內衍生品是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應用得當可有效降低相關資產波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二是隨着期貨期權產品實施註冊制,未來新品種將會更快的推出,可以更好滿足各類投資者風險管理的需求。

“場內衍生品標準化、流動性好,可以做場外衍生品有效的風險對衝工具。場外衍生品的優勢是更加個性化,可以更好、更精準的滿足各類機構的風險管理需求,進一步提升金融衍生品風險管理的深度和廣度。”該嘉賓表示。

展望後期,該嘉賓認爲,需要豐富產品體系,如股票衍生品方面,除現有的超大盤、大盤、中盤等風險對衝工具,還應該有風險較低的對衝工具,通過進一步完善寬基ETF、行業主題ETF,爲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更精準的風險對衝工具。

場外市場逐步進入成熟期

針對場外衍生品市場的發展,中信建投衍生品交易部董事總經理項鵬飛認爲,場外市場從2013年起步到目前經歷了快速發展階段,現在又得到正式的法律支持,無論是投資者,還是從監管角度看,都已經進入成熟期。

在他看來,衍生品可以提供很多幫助實現風險管理需求的結構,如安全氣囊;在標的的豐富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

他以策略指數標的的創新爲例。部分客戶看好中國經濟,但對不同資產類別選擇、配置存在困難。團隊可以通過創造策略指數標的,幫助客戶在股票、商品、債券等市場中進行動態配置,其結果基本與實體經濟增速相匹配。“通過金融工程的方法,實體經濟的增長最後通過產品的形式呈現,併爲客戶提供配置的工具,這也是豐富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的很好方式。”

華泰長城資本總經理於成剛介紹,去年公司推出的風險管理產品化結構,可以從企業的庫存、經營、銷售,從上游、中游、下游的企業,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設計出產品結構。“企業其實最擅長場景的確認,他知道產業是什麼狀態,但不知道這種狀態該用什麼產品解決問題,而我們擅長金融工具的使用。我們提供一系列場景產品,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場景選擇我們的產品,達到服務企業的目的。”

中金所研究部兼場外業務部部門負責人於延超則認爲,在場外衍生品市場快速發展的階段,也存在普及風險管理的問題。“需要未來在場外衍生品交易商與客戶的交易過程中,不僅交易商可以合理利用場內的金融期貨做風險管理,交易商的客戶們也可以合理的運用一下金融期貨,管理自身風險。”